2024年中国义齿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行业背景与现状
义齿,常称为假牙,是指单颌、上下颌或全部牙列的自然牙齿拔除或脱落后,用以替代缺失自然牙齿的修复体总称。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义齿及护理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20日,全国口腔耗材领域有效注册产品共计29,530件,其中口腔义齿制作材料产品数量为11,844项,占比40.1%,位列第一。牙缺失是口腔常见疾病,常见的缺牙原因包括早期的龋齿或意外事故、牙齿受到压阻而无法长出牙龈等。牙缺失不仅导致咀嚼效率降低,还伴有面形凹陷、发音不清等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义齿作为修复手段,主要分为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及种植义齿三大类。
活动义齿:利用放在剩余牙齿上的卡环及支托来稳定义齿,通过口内剩余牙齿及牙床来承担咀嚼力。优点是价格便宜、制作简单、磨除牙体组织少,缺点是异物感明显且咀嚼效率较低,长期使用会加速牙槽骨的萎缩。
固定义齿: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者一端的天然牙或者牙根作为支持的牙支持式修复体。优点是不需要频繁摘下清洗、咀嚼功能较强、无明显异物感,缺点是仅适用于少数牙缺失、余留牙健康状态好的患者。
种植牙: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优点是不损伤正常牙齿、咀嚼功能类似天然牙、舒适美观、使用周期长,但种植手术条件要求较高、费用高。
二、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近年来,中国义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球义齿行业上游市场规模达1,559亿人民币,2008-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4.89%。预计未来全球义齿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中国作为全球口腔义齿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居民口腔健康意识的提升,市场规模还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义齿出口数量为2,037吨,出口金额为36,295万美元;而进口数量为25吨,进口金额为763万美元。2024年1-6月,中国义齿进口金额约3236万元,出口量达到1234069千克。目前,全世界的义齿加工业务有60%-70%在中国,主要出口至中国香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义齿市场竞争格局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口腔医院和牙科诊所提供的义齿服务,也有专业的义齿制作公司和护理产品提供商。国内外品牌众多,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
国内义齿加工领域形成了以现代牙科、康泰健、佳兆业健康等为代表的覆盖全国市场的义齿企业和众多服务区域市场的义齿企业并存的竞争格局。其中,现代牙科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义齿企业,拥有员工7,000人左右;康泰健拥有员工1,300人左右;佳兆业健康的义齿业务核心主体深圳市金悠然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员工900人左右。
义齿行业未来的发展将趋向于两极分化。小规模的区域性义齿企业资金投入少、进入门槛较低,但受限于规模、资金、技术等要素,仅能服务当地的医疗机构。而具有一定规模及竞争优势的全国性大型义齿企业对资金、技术、经验年限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可以服务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公立医院及大型连锁口腔医疗机构。随着大型义齿企业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中小型义齿企业生存空间将逐步被压缩,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四、技术进步与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义齿制作技术的提高,义齿的质量和美观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氧化锆全瓷义齿因其优异的性能,如辐射小、强度高、美观性好、生物相容性强等,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选择。同时,计算机辅助设备的使用,保障了义齿的口腔贴合度,提高了制作效率和质量。
五、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使用义齿来恢复牙齿功能,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革新与升级:消费者对义齿的质量和美观度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义齿制作公司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义齿的质量和美观度。
销售渠道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商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线购买义齿及护理产品,为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机遇。
政策影响: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义齿及护理服务的价格将逐渐趋于合理化和透明化。

中国义齿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国义齿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机遇。